当前位置: 养猪行情 > 养猪行情分析 > 正文

跌惨!猪价年内被“腰斩”,更有一重要信号传来,迫在眉睫!

来源:金融时报-中国金融新闻网、e公司 2021-06-01 11:41:57| 查看:

  中国养猪网导读:
  
  2021年初至今,国内生猪价格持续震荡下跌,走出了“腰斩”态势。养猪人能赚的好行情,早已一去不返。猪价年内实现腰斩,前两年被网友渴盼“猪肉自由”,如今竟有了苗头。据中国养猪网数据显示,截止到5月31日,全国外三元猪价格17.38元/公斤。当前的价格比2021年1月初的阶段性高点36.77元/公斤,已下跌了19.39元/公斤,实现腰斩,与2019年7月份的价格基本持平。
  
  2019年,受环保政策、规模化养殖趋势、“非洲猪瘟”等因素叠加影响,我国生猪出栏量出现较大幅度减少。然而近年来,随着各地政策大力支持,国内生猪存栏情况已出现明显改善。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,4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増长1.1%,连续19个月增长,同比增长23%,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976%。目前生猪存栏量一直保持在4.16亿头以上,已经基本接近正常年份水平。搜猪网数据也显示,2021年生猪产能显著恢复,第一季度末,生猪存栏41595万头。
  中国养猪网
  猪价下行背景下,养殖企业盈利情况也堪忧。
  
  不仅养殖端盈利堪忧,下游屠宰行业目前也处于负毛利情况。卓创李素杰分析认为,此前生猪价格高涨,养殖端盈利丰厚,与此相反的屠宰端却不断下滑后低位震荡。数据监测显示,2019年上半年屠宰企业毛利高点达122.2元/头,同期水平下,2021年毛利仅有36.63元/头,同比下滑70.02%。2019年至今,屠宰企业甚至出现负毛利情况。其原因主要有两点:第一,生猪价格高涨,消费水平不及,导致终端白条订单少,走货困难;第二,采购成本增加,屠宰企业宰量下滑幅度明显,开工维持低位水平,导致屠宰成本较高,毛利减少。
  
  据悉,屠宰端来看,开工率反映生猪屠宰量情况。正常年份,卓创监测重点屠宰企业开工率维持在40%-50%水平,生猪价格上涨后,屠宰企业采购成本增加,下游白条订单少,屠宰量随之下滑,2020-2021年开工率仅有15%-25%水平,猪肉消费旺季,开工率高点不足30%。
  
  需求方面,非瘟疫情的发生,生猪存栏损失严重,市场供应紧张,猪价快速攀升,带动猪肉价格跟涨。随着猪肉价格高企,高价抑制作用逐渐显现。2019年人均猪肉消费量仅有27公斤,同比下滑30%,2020年人均猪肉消费仍略有减少,降幅收窄。猪肉作为日常刚需性消费品,价格高企后,其刚性需求亦逐渐减弱,被替代性增强。
  
  猪价下跌在预期之中,但如此快速下跌,还是有些出人意料
  
  生猪价格的下跌对于消费者而言是好事,百姓可以买到更便宜猪肉,实现“猪肉自由”,“菜篮子”可以变得更加丰富。但猪价下跌,对部分小养殖户和小猪企而言,则是困境。行业洗牌加速,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,我国生猪养殖行业正从散养时代快进到规模化养殖时代。
  
  这轮猪价下跌,主要从三个方面改变了我国生猪养殖模式,提升了生猪养殖业集中度。
  
  首先是成本问题。
  
  养殖户和小猪的养殖手段相对落后,缺乏规模优势,无力消化原料价格上涨、固定成本难以分摊下的养猪成本高企,他们是这轮猪价下跌最早被淘汰的市场主体。剩下的角逐者,都是资金实力比较雄厚的大中型猪企。虽然面对养殖成本上升,这些猪企老板也忧心忡忡,但猪价真的下跌,对大型猪企而言不全是坏事。因为经过淘汰,在下一轮猪周期开始时,大型猪企有望获得更大市场份额,赚取到更多利润。
  
  目前猪价已跌破9元/斤,有些地方甚至跌破了8元/斤。这样的猪价,对于很多小养殖户而言,养一头猪就可能亏损几百元,根本无力承受。但大型猪企怎样呢?温氏股份日前表示,一季度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约15元/斤。也就是说,如果猪价下跌到15元/斤附近,还能保持盈亏平衡。继续下跌,跌破10元/斤以下,会怎样?温氏股份的回答是,问题不大。通过分摊固定成本费用,加之公司产能释放、产能利用率提升,平均下来,温氏股份全年有望将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到10元/斤左右。即便跌破9元/斤,也不是所有猪企都无力承担。目前,牧原股份的完全成本为8元/斤,如此成本优势,使其可以碾压很多猪企。
  
  目前生猪养殖企业分化明显。根据近期公布的一季度财报数据,在A股市场猪产业板块的24家上市公司中,一半净利润增长,另一半则大幅下跌。上市猪企的业绩尚且冰火两重天,其他小养殖户和小猪企的日子有多艰难,就可想而知了。
  
  其次,扩张能力问题。
  
  尽管目前猪价下跌,影响了猪企利润,但很多大型猪企的首要任务仍是发债、融资,用于产能扩张。牧原股份原本计划通过发行可转债筹集资金,扩大养殖规模,无奈因市场质疑其财务造假影响,可转债发行被搁置。即便如此,由于去年来牧原股份抓住了国家鼓励发展生猪养殖业的机会,大举建设养猪场,总出栏量已从2019年的1025万头,增加到2020年的1811万头,而今年则预计出栏4000万头,目前建成的养猪场产能是6000万头,到今年年底预计出栏8000万头;而已经拿下的土地,则可供公司将产能增加到1亿头。即便如此,牧原股份扩张步伐也从未停止。5月20日,牧原股份发布公告,公司拟在广西崇左市江州区设立子公司,开展生猪养殖业务。
  
  再看看天邦股份。公司最近收购了兴农发牧业61%股权,兴农发牧业是一家以“生猪产业链”为主营核心的企业,主要在浙江地区开展生猪养殖业务,已经在浙江省完成了超过100万头的产能布局,是浙江地区规模居于前列的生猪养殖集团。天邦股份表示,收购兴农发,可以对公司在浙江的生猪养殖业务发展具有完全决策权,有助于公司在浙江市场开始自主拓展业务,完善天邦股份在长三角区域布局,扩大公司业务规模。而去年以来,天邦股份加码主业马不停蹄:2020年3月,公司与安徽省滁州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拟在滁州市区域内建成年出栏500万头现代化生猪养殖暨食品产业园项目;2020年7月,公司表示拟在江苏、安徽、广西、河北、山东等省份建设生猪养殖项目及配套项目;2020年10月,公司表示拟在安徽、广西建设生猪养殖项目及配套项目。
  
  这些上市猪企之所以热衷逆市扩张,内在动力当然是抢占市场份额。因为只有足够大的规模,才能抵御风险,应对竞争,并在行业洗牌中,将其他无力扩张、被市场淘汰的企业领地收入囊中,在行业中拥有更大话语权。在他们看来,即便后期产能过剩,市场也会率先淘汰规模小、产能差的中小散户或企业,他们则始终是淘汰赛赢家。
  
  最后,智能养殖问题。
  
  大型猪企采取智能化养殖方法,降低了生猪养殖成本,极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;而小养殖户和小猪企由于实力有限,规模很小,很难引入智能化养殖方式,因此,在猪价下跌过程中早早被市场淘汰。
  
  智能化养殖究竟有多厉害?牧原股份的整个生猪养殖流程,从喂料、猪群监测,到粪污清理等全部由机器人完成,最新的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技术被全部应用到传统的养殖业。生猪产业化、系统化和工业化已彻底打破传统养猪方式,挑战了养殖密度、物流成本、产出效率3个极限,这显然是一般养殖户和小猪企所难以企及的。
  
  很显然,智能化养猪,通过自动控温、自动喂料、自动监测发情生病等,猪企可以实现精准管理,从而提高产仔率,让猪生病少、长得快;智能养猪还能把员工从脏苦累活中解放出来,有利于解决用工难,有利于降本增效,代表着畜牧业发展方向。
  
  当然,生猪养殖集中度的快速提高,也带来一个现实问题,就是一些依靠生猪养殖脱贫或发家致富的养殖户,其未来的脱贫成果如何巩固,稳定的收入来源到哪里寻找?如何发挥大型猪企作用,通过对中小养殖户帮扶,为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,已是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现实而紧迫的课题。

【版权声明】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、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、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,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;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,不构成投资意见。若有不妥,请及时联系我们,可添加官方微信号“zgyangzhuwang”!
相关阅读 猪价 今年 未来

服务热线:400-808-6188

Copyright©2010-2022 https://www.zhuwang.cc